舌头到底应该放在哪?

在临床工作中,我们会发现很多的朋友有异常的吞咽吐舌习惯。那么,什么是异常的吞咽吐舌习惯呢?很多人在吞咽的时候,仍旧保持了婴儿时期的吞咽习惯,即婴儿型吞咽(Infantile swallow),这是乳牙萌出前的吞咽方式,即舌放在上、下颌龈垫之间,唇、颊收缩形成唧筒状吸奶并进行吞咽。一些保留了婴儿型吞咽的患者,会习惯性的把舌头向前方伸,可以看到舌头会顶在上下牙列的舌侧中间,有时能看到舌头挤在了上下颌前牙舌侧的间隙之间,你所能看到的牙齿舌侧都充满了红红的舌体组织,这类患者常可见上前牙前突,前牙开合,吞咽时舌刺入上下前牙之间,表情肌和唇肌活动明显。吐舌习惯的患者,常将舌头放在上下前牙之间形成开合,前牙开合打开的间隙呈与舌头外形一致的楔形间隙。由于舌经常放在上下牙之间,颊肌张力增大,导致上牙弓缩窄;由于后牙咬合打开使后牙继续萌出而使下颌向下、向后旋转生长。到了口腔医生这里,才知道长久以来这样的习惯居然是错误的。医生会指出这种异常的吞咽吐舌习惯,要求纠正。但是,很多人不知道舌头到底应该放在口腔的什么地方才是正确的。牙萌出后正常的吞咽为提下颌肌收缩,使上下颌牙接触,唇闭合,舌背与腭穹接触,舌尖接触硬腭前份近乳突并向上、后推动使食物进入咽部,再到食道。
我们来看这样一个11岁的男孩,小时候曾因“地包天”做过矫治,但随着换牙又出现了前牙的开合,牙齿咬不上了,而且面型也越来越难看,家长非常着急。
我们通过临床检查发现,孩子有明显的异常吞咽吐舌习惯。我们在配合固定矫治的同时设计了舌刺,帮助纠正他的不良舌习惯。
同时,我们告诉家长和孩子不良舌习惯的严重后果,孩子和家长配合得很好,积极进行舌肌功能训练,在经过了一年多的治疗后,前牙开合纠正,双侧咬合关系良好,由于他先天缺失上颌尖牙和前磨牙,仍保留部分乳牙等待成年后种植或修复。此时孩子的面型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。
当然,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,就像我们总一再和家长强调的,这种舌肌功能训练需要长期的练习,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,要想改变它也绝非一朝一夕。这就是为什么伴有不良舌习惯的开合是很容易复发的。先弄清楚正确的舌位置,纠正异常的吞咽吐舌习惯,肌功能训练一定要坚持、坚持、再坚持,直到好的习惯形成。